Published on

⚡️PaddlePaddle Contributor Lightning Talks 回顾:闪电之上,是开源的热与光

Authors

9 月 9 日下午,WAVE SUMMIT 开发者分论坛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分享环节——“PaddlePaddle Contributor Lightning Talks” 技术快闪分享(开放麦模式)
这是一个属于开源贡献者的舞台,也是一次关于热爱、技术与勇气的闪电碰撞。

现场汇聚了来自不同高校与背景的贡献者代表,他们用短短 5 分钟的时间,讲述与飞桨的相遇故事,分享技术思考、社区体验与个人成长。


⚡️ 闪电开启:把舞台交还给社区

主持人以一句“代码可以改变世界,而开源社区正是汇聚这些改变力量的沃土”拉开序幕。
在热烈的掌声中,“PaddlePaddle Contributor Lightning Talks” 正式启动。

活动采取“5 分钟一位”的快闪形式,并特别设置了开放麦(Open Mic),鼓励现场观众即兴上台发言。
这是一个完全属于社区的开放舞台,每人 5 分钟,主题不限,但心意必须真诚。这里没有评委,没有评分,只有分享、共鸣与掌声。


🌟 五位预定分享者,闪电般的思维碰撞

本次活动的预定发言者,来自飞桨贡献者俱乐部(PFCC)的五位成员。他们既是开发者、研究者,也是社区共建者。

1. 唐汉霖:博士生的开源信仰

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唐汉霖,以“启航计划一等奖”的经历开启分享。他讲述了从学术研究走向开源实践的心路历程,也分享了自己在 NLP 方向的代码贡献经验。

“开源,互助共赢 > 单打独斗。”

他的幽默与自信让现场气氛迅速升温。

唐汉霖演讲
唐汉霖演讲

2. 聂宇旋:从‘卷王’到‘共创者’

接着登场的是本科生聂宇旋 (编者✍️注:聂师傅目前已经保研)。

他以“如何在学习与贡献间找到平衡”为题,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与项目经验。

“开源是额外负担,但也是一种责任。”

台下响起阵阵掌声,这位即将升入硕士的年轻开发者,用行动诠释了“成长型贡献者”的样子。

聂宇旋演讲
聂宇旋演讲

3. 郑天宇:新生代的开源接力

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郑天宇,是护航计划的活跃助教。他分享了从“社区新人”到“贡献导师”的心路历程,鼓励更多同学迈出第一步。

“在开源社区,要敢于尝试,先出发再修正。”

郑天宇演讲
郑天宇演讲

4. 张一乔:黑客松老将的技术沉淀

多次参与飞桨黑客松与开源赛事的张一乔,用轻松的方式讲述了在社区共创中的心路与成长。

“从修 Typo 开始的深度学习+开发生活。”

张一乔演讲
张一乔演讲

5. 邱睿桥:从研究者视角看开源生态

来自北京大学的邱睿桥博士,以“研究国内外开源生态”为主题,带来独特的学术视角。
她分享了中国开源社区的成长趋势与飞桨生态的开放实践。

“飞桨开源社区对于新手非常友好,社区氛围也温馨友善。”

邱睿桥演讲
邱睿桥演讲

🎤 开放麦:属于每个人的 5 分钟

当主持人宣布开放麦开始后,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报名。
两位社区同学勇敢登台,带来了即兴的真诚分享:

🌱 社区开发者 A 张磊:老程序员的新征途

第一位上台的,是一位自称“老程序员”的社区开发者。 他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传统开发者转型,在 AICA 中学习 AI 应用开发。 他在分享中笑着说:

“我希望今年有机会的话可以再参与到百度其他的项目中”

社区开发者A张磊演讲
社区开发者A张磊演讲

社区开发者 B:被引路者

第二位上台的是一位年轻的社区成员。 他分享了自己被一位“引路人”带入 AI 领域的经历。

“感谢我认识的每一个百度人”

社区开发者B演讲
社区开发者B演讲

现场掌声不断,主持人不断以鼓励的语气带动氛围:“这就是开源精神,说上就上!


💬 主持人的总结

“开源的精彩,不止在于代码提交,更在于你勇敢发声的那一刻。”

Lightning Talks 的最后,主持人感谢所有登台的分享者,也邀请更多观众在未来成为社区故事的主角。


📸 活动现场

热烈的掌声、闪光的创意、自由的交流——这一刻属于飞桨贡献者。

活动现场
活动现场

合影定格的瞬间,也记录了开源社区的温度与连接。

合影留念
合影留念

✨ 尾声

飞桨社区的魅力,正在于它的开放、包容与真实。

无论你是博士、学生、老程序员,还是刚刚入门的开发者;

无论你贡献的是模型、文档,还是一次 Pull Request——

在这里,没有门槛,只有热爱。

每一份闪光,都值得被看见。

Lightning Talks 只是一个开始。

未来,我们期待更多来自社区的声音,在更多舞台上被听见。

“开源不止步,Lightning Talks 不止一次。” 下一次,也许就轮到你。